2023年以来,聚焦落实质量强国战略,根据省、州关于工业质量提升要求,州工信局结合优势产业特点,细化方案措施、明确目标任务,系统部署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全力助推黔东南州工业质量提升。
一是抓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获得有效运行企业认定,其中,贵州黔酸王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贵州省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企业。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参加《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政策解读暨2023年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培训,指导申报企业起草品牌管理手册制定及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自评报告等材料,推荐黄平黄窖酒业公司、黎平黔香园公司等14户企业申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企业认定。
二是抓活动机遇。充分发挥“质量月”活动作用,按照省工信厅工作安排,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贵州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活动、质量品牌诊断活动、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依托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机制,深入企业走访,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对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进行了解,对在制度建设和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对企业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函请三大运营商在电子屏幕发送宣传短信,切实扩大质量宣传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要求各县市引导企业利用企业电子屏幕宣传质量品牌标语等方式,宣传质量品牌工作。
三是抓产业发展。在重点推动省级层面明确支持我州发展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民族特色食品和民族医药2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聚力打造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材料、民族特色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民族医药五大主导产业,同时打造新能源材料、白酒、轻纺、运动装备制造、民族民间工艺品、电子信息制造等特色产业,加快构建“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聚力推动我州重点行业质量提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由州领导领衔对“5+N”主导产业开展全链条谋划,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结合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2023年1-11月,全州五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176户,总产值169.96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全年完成总产值193亿元。全州N个特色产业规上企业48户,总产值26.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