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动态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 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29日 16:48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年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等重大发展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示范区(开发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主责主业,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从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创新模式助力发展。定好调,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并结合园区实际,示范区(开发区)起草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并由从江县委、县政府正式印发,正在逐步完成社会事务剥离,让示范区(开发区)更好聚焦主业主责、专注经济发展,实现“瘦身强体”、“轻装上阵”。同时,放宽选人用人视野,实施全员竞聘上岗,选优配强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发了示范区(开发区)干事创业激情。找准路,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紧紧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科学谋划重点项目,逐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示范区(开发区)大力推进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医疗器械CDMO平台、粤黔共建产业园B区等项目建设,不断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从而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形成集群集聚效应,让主导产业反哺营商环境。此外,为有效激发开发区项目创新创业活力,集约高效用好桥头堡政策,示范区(开发区)积极申报并建设侗乡省级科技孵化器,当前已完成5大服务体系中的信息服务、融资服务、科技研发服务体系及服务规程的建立。

找准坐标,清理闲屋”突出主业沉下身,“腾笼换鸟”稳步推进。修订《示范区(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管理实施细则》,重新规划调整园区标准厂房入驻企业,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经营状况、不同资产情况划定关停退出、招商盘活、司法介入、强制腾退等几大类别加快对标准厂房的清理,从而倒逼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的企业逐步退出,引进优质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推动闲置资源“用起来”“活起来”。截至目前,示范区(开发区)共建成标准厂房13.4万平方米,已使用面积12.75万平方米,使用率达到95.15%;清理闲置厂房3.39万平方米,新引进佛山安东尼服装、江西三王药业、湖北诺众生医药等9家企业入驻。搭好台,招商引资高效推进。示范区(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借力粤黔协作、中国贸促会、佛山南海、江南大学等帮扶资源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围绕从江所需、佛山所能,与南海搭建沟通、协作、落实机制,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今年以来,由示范区(开发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20次,接待客商考察70余批次,新引进项目10个,到位资金5.6亿元。

多措并举,凝聚思想强化服务。强党建,持续增强引领作用。为加强领导干部的凝聚力,促使大家聚焦主责主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同向发力,示范区(开发区)党工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工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锻造党建强力“红色引擎”。一方面坚持强化理论武装,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凝聚发展合力,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0次,党工委书记上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1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2次,其他形式的集中学习15次,园区机关党支部和下辖企业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党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各类学习累计60余次,充分凝聚起发展合力。另一方面坚持把非公企业党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深入企业鼓舞人心促进发展,让党旗在非公企业领域高高飘扬,加大在企业青年职工、业务骨干、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注重把非公企业出资人(负责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不断建强非公企业党组织队伍,加强工作力量,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示范区(开发区)党工委下辖非公企业党支部14家,非公企业党员64人。强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行“园区事园内办”,示范区(开发区)设立“桥头堡”政务服务中心,其中设置企业之家、云开标厅、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九大区域,共14个办事窗口,并将与园区发展关联性强的工信商务局、投促局、工商联等3个县直部门整体搬迁入驻园区办公,持续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增强园区活力。截至目前,“桥头堡”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业务957件。此外,还推行示范区(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党员干部包保服务企业模式,积极发挥好企业“店小二”作用。今年来,共开展企业走访工作680余次,收集到企业困难问题35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9个,正在推进办理6个。(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年报

版权所有:黔东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ICP备案号:黔ICP备19012470号   办公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

主办:黔东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5226000005    公安备案号:52260102556258   联系方式:0855-8226951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