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黔东南州聚焦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多措并举,深挖园区潜力、盘活闲置资产、助推创效增收,逐步改变部分土地、厂房被低效占用的被动局面,切实赋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准摸排,清理闲置厂房。以“全面摸清、分类盘活”为目标,开展园区厂房使用情况全面清查,切实厘清资产家底。针对摸排情况多管齐下,针对性制定清理方案,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经营状况、不同资产情况划定关停退出、招商盘活、司法介入、强制腾退等几大类别对闲置项目全面评估论证,并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清退标准厂房内效益不高的企业,今年以来,全州盘活的存量空置标准厂房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为促进低效厂房的转型,加快厂房利用方式的转变,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发展质量,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精确分析,盘活闲置项目。清理是基础,用好是关键,通过“投转固形成资产、优化设计减投资、项目重组可融资、功能调整能经营、项目申报争支持、引进合作早见效”等六个具体途径,加快盘活存量项目,立足实际,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向上对接,建设京东物流供应链(黔东南)产业基地,并与多个高校积极展开合作,为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如: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已挂牌落地京东物流供应链(黔东南)产业基地,从江桥头堡电商孵化园、京东云仓(黔东南仓)、黔东南州网红爆款选品中心、贵州旦凡文化直播基地已运行,正在积极筹设电商职业培训学校。
三是精细管理,推动经济发展。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持续做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如: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制定了《关于加快主导产业培育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修订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管理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示范区(开发区)新引进湖北微致药业、湖北诺众生医药、路兴竹制品加工等项目10个,主导产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40.43%,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