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关键之年,黔东南州切实把握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数字经济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在实施大数据战略上“建新功”。2023年,全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14.77%。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完成44.48%。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排全省第2位。
一是高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园、重点旅游景区等区域5G建设,加快全光网改造,切实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2023年全州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0588个。县市主城区基本实现室外连续覆盖,中高价值区域深度覆盖,乡镇核心区域室外连续覆盖,重点景区全覆盖,工业园区全覆盖。千兆城市各项指标提前达到千兆城市水平。全州10G-PON光端口总数7.031万个,占PON端口数的69.55%。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329.29%。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5G通信终端用户数达246.38万,5G用户占比达59.89%。
二是高位推动数字产业壮大。印发《黔东南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等文件,找准大数据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全年获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支持854万元、专项债支持项目2个,是全省年度首批唯一获数字经济专项债支持的市州。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商,先后赴成都、杭州、深圳等地开展大数据招商对接活动4次,接待重要客商来访7次,全年签约项目8个,总约定投资5.84亿元。同时,加速驶入新赛道,积极发展“大数据+文旅”产业,落地建设“西江幻地”元宇宙、榕江乐里斗牛IP、飞缆天下贵州馆等一批文旅元宇宙产品。
三是高质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创新服务工业发展新模式,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聚焦“5+N”现代工业体系,重点支持融合标杆、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打造工业转型数字底座和产业大脑,加速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全州形成省级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12个、示范项目培育对象79个、融合带动企业培育对象128户。贵州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获工信部批复挂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训试点。贵州云睿通过导入云MES系统——“设备云”,打通车间信息壁垒,实现节能降本增效。凯里北控智慧水务平台、亮欢寨万吨酸汤生产线数字化平台成功上线运行。
四是高标推动治理模式创新。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赋能社会治理,完善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黔东南专区,持续做大数据资源池,扩大数据要素供给,专区上架目录1572个、上架资源1967个、接口调用2.46万批次。持续巩固拓展贵州政务服务网功能覆盖面,累计汇聚各类证照203万份,实现全州电子印章、电子证照自建库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共享应用。州、县、乡、村四级共计33745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一网统管”“一网通办”。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惠企专区”“贵商易”为企业兑现政策20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