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重实践”,奋力在实施大数据战略上抢新机“建新功”。截至2023年10月,全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完成2.94亿元,同比增长5.45%。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完成56%。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2.29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排全省第一。新建5G基站1527 个,累计开通5G基站达8653个,大数据领域投资完成7.82亿元。
一、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制定印发《黔东南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等文件,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抓大数据领域争资争项。今年以来,我州获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支持854万元,其中产业发展支持325万元,运营商新基建补助529万元。组织梳理符合专项债优质项目44个,获专项债支持项目2个,支持总金额1.27亿元,是全省年度首批唯一获数字经济专项债支持的市州。二是抓大数据产业招商。我州先后赴成都、杭州、深圳等地开展大数据招商对接活动4次,接待重要客商来访7次。截至目前,签约项目8个,总约定投资5.84亿元。新赛道产业发展上,积极发展“大数据+文旅”产业,落地建设“西江幻地”元宇宙、榕江乐里斗牛IP、飞缆天下贵州馆等一批文旅元宇宙产品。三是抓大数据项目建设。实施大数据项目建设年活动,组织工信部一所、信通院等专家团队赴园区企业走访服务3次,走访指导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38家。镇远云睿电子、榕江大通电子、凯里中昊电子培育进入2023年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全年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3户(分别是凯里工诚云网公司、集美大数据公司和锦屏智信云公司),在库企业达到5户。
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黔东南州坚持推进5G建设、打造一批应用场景、推进数字技术进园区进企业、加快全光网改造,切实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一是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10月,全州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8653个。县市主城区基本实现室外连续覆盖,中高价值区域深度覆盖,乡镇核心区域室外连续覆盖,重点景区全覆盖,工业园区全覆盖。二是抓“千城千兆”建设。成立分管副州长为组长的黔东南州“双千兆”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千兆城市申创工作,各项指标提前达到千兆城市水平。全州10G-PON光端口总数7.031万个,占PON端口数的69.55%。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329.29%。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5G通信终端用户数达246.38万,5G用户占比达59.89%。三是抓5G场景应用。印发《黔东南州2023年5G应用场景打造工作方案》《组织参加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的通知》等文件,加快推进全州5G应用场景全面发展,打造一批5G应用案例,其中,“5G+村超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加速度”获第六届绽放杯贵州赛区一等奖、全国赛三等奖,是贵州省首次斩获全国赛三等奖以上殊荣。“燃情乡土5G点亮贵州村超”获第六届绽放杯5G消息专题赛一等奖。四是抓空中管线“蜘蛛网”整治。建立“包区域、包标准、包资金、包时间、包责任”五包工作机制,组织四大运营商(包括广电网络公司)分县包干实施空中管线“蜘蛛网”整治,共整治“蜘蛛网”3010处,2766.15公里。五是抓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圆满完成镇远龙舟赛、村超、村BA、丹寨非遗周、环雷公山马拉松、高考、中考、司法考试等重大活动通信保障。推进雷蓉高速通信覆盖。
三、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制定印发《黔东南州“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实施方案》,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重点支持融合标杆、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成功举办2023年全省首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县市行(黎平站)活动、2023年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议、2023年全省首场“5G+应用”创新融合发展观摩培训、2023年“数融桥头堡智启新未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数博会分论坛等融合专题培训。2023年1-11月,形成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12个、示范项目培育对象79个、融合带动企业培育对象128户。一是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贵州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获工信部批复挂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训试点。贵州云睿通过导入云MES系统——“设备云”,打通车间信息壁垒,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本增效。推出凯里北控智慧水务平台、亮欢寨万吨酸汤生产线数字化平台。凯里市精诚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贵州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网络服务领域企业。二是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实现全州1738家企业信息、生产数据、检测数据等溯源监测。施秉新希望公司打造饲料、生猪养殖行业领先的“智慧工厂”。雷山富源公司推出雷山县农特产品产业数字化平台,助力“黔货出山”。三是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雷山县西江幻地元宇宙推出MR实景剧本杀等新型业态。榕江县文旅“元宇宙”实验室打造以苗、侗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元宇宙空间。黎平县黄岗村打造“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品牌、统一平台”的安消一体化智慧消防平台。肇兴侗寨打造集旅游信息感知和采集、旅游信息网络传输、旅游信息共享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景区综合管控平台。
四、创新数字治理模式。一是推进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建设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黔东南专区,截止2023年10月,专区上架目录1520个、上架资源1959个、接口调用2.03万批次,持续做大数据资源池,扩大数据要素供给。一是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公积金业务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融合,州县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完成医保、社保、公积金业务纳入综合窗口进行无差别受理。州、县、乡、村四级共计33745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二是推进助企纾困线上线下服务。截至2023年10月,全州推进市场主体入驻贵商易平台79125户,梳理政策上架12320项。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惠企专区”“贵商易”为企业兑现政策20万余件。三是推进“五个免提交”服务。政务服务网累计汇聚各类证照203万份,实现全州电子印章、电子证照自建库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共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