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黔东南州聚焦着力建优建强产业平台载体,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核心区,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推进园区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动能。
一是统筹抓好园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一方面坚持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聚焦产城融合思路,统筹抓好全州园区协同共进、佛黔协作共建等详细规划,另一方面坚持全局性思考,结合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及各县(市)产业发展实际,对全州15个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进行调整规范,明晰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推动园区聚力产业园区横向耦合共生、互补互促,实现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一般债、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州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今年以来,先后争取各类专项资金43000余万元支持炉山工业园区玻璃产业园项目、天柱工业园区钡盐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黔东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三期20万平方米现代标准厂房项目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推动黔玻永太二期场平项目于今年10月初竣工并完成交付,加快推进海生玻璃110KV双回路项目建设,计划今年完工投运。
三是优化营商服务举措。坚持主动靠前服务,全面落实联络企业服务制度。及时提示州领导及州级各部门落实“双服务”工作要求,走园区、入企业、查堵点、破难题。督促各县市工信部门全面落实干部职工“一对一”联络企业工作机制,选派精干力量,定期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协助企业抓好党建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深层次了解并统筹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已推动兴锂新能源、其亚铝业母液净化及赤泥资源化利用、成功磷化废气脱硫净化处理等69个项目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