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黔东南州围绕“四个强化”,加快“四个融合”,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按照打造一个百亿级产业、重点建设两大引擎、加快发展三大产业、突出抓好四项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简称“1234”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以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及配套、锂离子电池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一个新兴电子工业城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个百亿级产业。“十四·五”期末,全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重点建设两大引擎。一是打造黔东南高新区电子产业园。加快推进康佳电子信息产业园落地,高质量建设黔东南高新区电子产业园,加快构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领军型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带动中昊电子、瑞讯电子、亚芯微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加快形成引领全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洼地效应。加快推进振华华联产品军转民,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军民企业融合展。力争“十四五”期末黔东南高新区电子产业园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二是打造黔东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以云睿电子为支撑,围绕铝电解电容所需的铝箔、引线、胶塞、电解质、铝壳、套管等,加快发展配套企业,推动形成一条完整的电解电容产业链。支持云睿电子、安兴电子、磊鑫电子、德鹏塑料等重点企业生产铝电解电容及配套产品。推进冠坤电子液态铝电解电容、云睿液态铝电解电容生产线二期项目、安兴电子液态铝电解电容器生产项目、电容极正极箔等项目建设,辐射带动SMT产业,打造黔东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争取“十四五”期末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三大产业。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产业。大力发展连接器、半导体器件、传感器、电子变压器、热敏电阻等,推动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度及高可靠性发展。支持中昊、亚博银、晶磁、大通等电子企业快速发展,尽快形成区域增长极,争取“十四·五”期末该行业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重点在凯里、黎平、锦屏等县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开关电源设配器、无线充电器、无线鼠标、键盘、智能家居、移动终端、通信设备等通用型和消费型智能终端产品或配套产品。支持贵州卓豪智能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尽快达产满产,带动传感器件、印制电路板、机顶盒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智能穿戴项目、现代化智能终端装配项目建设,打造本区域智能终端产业园。支持瑞讯科技公司大力发展机顶盒、电子起爆器等终端产品。争取“十四·五”期末该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大力发展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材料。支持兴锂新能源发展锂离子电解液、高镍正极和匹配硅碳负极的电解液和电解质,带动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发展。支持兴隆碳素、齐力炭碳科技发展石墨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培育发展聚乙烯、聚丙乙烯隔膜材料产业,形成锂离子电池产业集聚区,争取“十四·五”期末该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二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围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大力发展在线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康养,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构建“智能+”消费生态系统,鼓励发展“线上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充分发挥黔东南陆港、凯里云瀚智慧等省级大数据“百企引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培育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力争“十四·五”期末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0亿元。三是通信服务业方面。按照国家要求继续推进提速降费,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覆盖面和数据流量传输,推动通信业持续稳步发展。力争“十四·五”期末,电信业务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
——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产业链招商。抢抓新一轮广东省对口帮扶黔东南的良好机遇,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进珠三角、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我州,形成东部研发、黔东南生产制造的良好格局。二是要素保障。推动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满足企业入驻需要。加强园区医疗、教育、娱乐等生活配套建设,丰富园区业余生活,让企业留得住人。鼓励和支持大数据电子信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新路子,开展“校园工厂”试点。加快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联盟,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州领导领衔推进十大重点工业产业(九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作用,实行领导干部挂牌服务企业,定期召产业发展座谈会,及时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面到的困难与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优惠政策,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四是政策配套。加大州县两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企业奖补政策,对新增入规企业和产值贡献大的企业进行专项资金直补。兑现大数据特殊人才待遇政策,稳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